鋅合金壓鑄原理介紹
壓鑄工藝是將壓鑄機、壓鑄模、和壓鑄合金三大要素有機的組合而加以綜合運用的過程。鋅合金壓鑄產品的成型過程就是壓鑄充填型的過程,在壓力、速度、溫度和時間的條件下,壓鑄液體材料高速填充模具型腔,這個過程中,這些條件相互制約,又相互聯系。必須取得平衡才能取得完美的鑄件。
壓鑄鋅合金材料性能說明:
常用的鋅合金壓鑄材料有良好的流動性和機械性能,具有力學性能,鑄造性能和經濟性的最好組合,應用于對機械強度要求較高的壓鑄件,如:汽車 連接器,普通連接器,高端電子產品,3C配件等 。
鋅合金壓鑄是一種很傳統的工藝,應用非常廣泛。目前鋅合金在手機行業的應用常用在外殼(面殼,電池蓋),鑲石裝飾件,支架,轉軸,內置件,加重塊等。
鋅合金壓鑄工廠的技術要求解析:
① 產品上會有頂針孔凹位印。選擇合適的位置放置頂針,力求達到頂出平衡,以減少,避免產品的變形;
② 產品必須有進料及排渣位。流道一般做3~4mm的厚度,寬度6~10mm,斜度做10°即可,進料口厚度一般在0.25mm左右
③ 產品局部內扣位置需要制作斜頂。斜頂做5*5mm以上的厚度,保證其強度,角度做3°~8°
④ 產品類似于其他的模具制作出來的產品,需要有拔模斜度,一般在0.5°~5°之間(根據產品結構高度而定)。注意拔模斜度太小,影響產品出模及變形;3,但也不能太大,否則影響裝配。
⑤ 產品允許局部最小壁厚0.3mm,平均壁厚一般在0.8mm以上,轉角處盡量做 0.5mm以上的圓角(依具體結構而定)。
鋅合金壓鑄生產中可能出現的異常情況及解決方案 :
砂孔:壓鑄過程中產品由于充填中出現困氣,材料雜質 及收縮應力導致產品出現的孔狀現象。
水紋:壓鑄過程中模具溫度較低,或者兩股溫差不一的材料混在一起,所形成的流溫狀態現象。
氣泡:壓鑄過程中由于模具溫度過高及有砂孔,形成產品內部及表面突出的一種產品表面現象。
變形:產品熱應力或者頂出力不平均導致的形狀規則。
缺料:產品出模不順,部分粘貼在模具上所引起的不良現象
這些情況都會與合金材料、模具結構、產品結構、入料口的選擇,模具排氣等各因素有關,需要綜合以上因素一并解決。
鋅合金手機外殼設計注意事項:
1、牙太深超過3.5壓鑄成型困難且在電鍍時不易清洗,易導致牙孔內爛牙.如牙孔背面是非外觀面,盡可能的將牙孔做穿,這樣對牙紋的質量有幫助.如果牙的背面是外觀面,必須保證牙底面與外觀面之間有0.8MM以上的料厚,否則成型后牙孔背面易起包影響外觀.
2、扣位最好做成盲孔不做成通孔,這樣可以減小一個靠破面,從而減小批鋒的產生.料厚需留0.2MM以上.產品表面成型做出LOGO只適合于表面要求不是很高的產品,因為這種產品在打磨工序時,LOGO的清角會被磨壘,LOGO周邊會有磨痕.外觀做亮面區域不可面積太大,否則電鍍后砂眼等外觀不良嚴重,良率會很低.像左圖的電池蓋不可全做亮面,可以做霧面效果.外觀面盡量不要做太多的孔位.這會導致填充亂流,影響表面外觀質量.
鋅合金手機外殼表面處理:
鋅合金手機外殼現較成熟的表面處理有:
水電鍍:水鍍三價白鉻亮面,水鍍三價黑鉻亮面,水鍍鈦色亮面,還可以通過噴砂和電珍珠砂來做以上顏色的霧面效果.(電鍍的預留加工余量單邊0.07)
真空鍍:在水電鍍打底之后可以做以下幾種顏色的真空電鍍,如IP黑,IP金色,目前這二種顏色的真空鍍相對穩定.其它顏色需做UV保護層.
噴涂:相對電鍍,鋅合金噴涂的顏色就同其它五金件多樣化.常用的顏色都可以應用在鋅合金手機外殼上.(表面有紋路或貼片的電池蓋作烤漆工藝注意積油現象,噴油的預留加工余量單邊0.06)